为促进我校辅导员业务交流,提升工作能力,3月21日,学生工作处组织了“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辅导员工作坊活动。本次工作坊邀请了学生处处长辛红伟、护理与康复学院学生科副科长王娇丹、辅导员任瑾和罗兰四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分享,吸引了多位辅导员老师到场参加。
辛红伟处长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应对校园中的各类突发事件。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别,强调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强化防范意识,建立问题台账,清楚处置预案和流程,并通过演练提升应对能力。在突发事件处置方面,他强调要以情入手、出情入理、依法办事,并特别强调新形势下辅导员老师应具备互联网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提升法律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
王娇丹从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角度,分享了如何通过关注重点群体和特殊时间段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她强调,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心理咨询室提供的重点名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适应性,并提前做好预警和干预准备。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她分享了辅导员的沟通、倾听和心理辅导能力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调整自身心态,迅速重返工作状态。
任瑾通过具体工作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扎实基础工作、建立重点学生约谈台账、及时和家长沟通反馈的重要性。她强调,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细节,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档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关键信息,并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罗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校园危机事件的干预案例。她表示,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辅导员应保持冷静,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她强调尊重学生隐私的重要性,避免在干预过程中使用刺激性语言,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她还分享了干预后的跟踪与评估工作,强调定期回访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本次工作坊,辅导员们不仅学到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也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关键角色。未来,学生工作处将持续关注辅导员队伍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和工作坊活动,助力辅导员在复杂多变的校园环境中更好地履行职责,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文图:学生工作处
编辑: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