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工作处互联网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知识 > 正文

如何调适考试焦虑

时间:2020-12-24   来源:    阅读:

英语四六级考试刚刚结束,紧接着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以及期末考试,有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饮食没胃口,而且有些烦躁不安,这或许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一、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TA)是一种情境特异性的人格特质,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部分学生在理方面会表现的紧张不安、容易烦躁、走神等。同时也可能会有相应的生理唤醒,比如肠道功能紊乱、头痛、头晕、出汗、尿频等。一般来说,个性敏感、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过于内向、复习准备不足、认为成绩不好就是没本事、被人看不起、对不起父母的人,更容易有考试焦虑。

二、全面认识焦虑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每种情绪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双面性。焦虑时,人的肾上腺等激素分泌增多,可以使我们的状态提升,更出色地完成任务,有其积极意义。一点焦虑都没有、什么都无所谓,做事不会有动力;过于焦虑,导致出现不良躯体反应、精疲力竭,也会影响表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由动机过强造成的。

三、正确对待考试

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是对考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测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把考试神秘化,一次考试绝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次考试也绝不能定性你的能力。每个考生都应该在思想上做好两种准备,努力争取考试成功,如果不成功,或与自己的理想目标有一段距离,可以允许自己悲伤哭泣,但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完全否认自己,防止陷入糟糕至极的思维误区。

四、认真备考但不苛求

有的学生为了确保自己的备考充分,会要求自己去记住所有的考点,但发现明明刚背完的知识点,过一会儿又想不太起来的,这时候就会感到着急,并且准备自己。但是,我们的记忆能力也是有限的,正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示,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背完1小时后可能还能记住的部分不足50%,这都是正常的。所以,不要因为一些点的遗忘感到不安,反复在一个点上死磕,这样只能是既浪费时间,又影响个人的心态。大家按照个人计划进行复习,经过不断巩固即可,切忌以过度完美的标准来苛求自己。

五、积极自我暗示

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你越是关注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会被不断无限放大。这条定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潜意识自动实现定律,因为人的潜意识分不清事实与幻想,它更多地受情绪支配,经常对自己做积极乐观的暗示,潜意识就会调动所有的潜能帮助你达到目的,相反,如果总是对自己进行消极悲观的心理暗示,消极的评价就会不自觉地成为潜意识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

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是常不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消极、悲观的心理暗示。他们的念头是:我好紧张,我又要失败了,要是考不好怎么办等等。所以,可在内心积极的进行自我暗示:“放松点儿,我能应付得了。”“这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焦虑,焦虑总会过去的。” “我刚才情绪控制得挺好,我比以前进步了许多。”通过暗示,可减轻考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六、运动与作息

建议同学们安排适当的运动时间,例如快步走或者慢跑等,对放松大脑、舒缓压力都有好处。作息方面,避免搞疲劳战术,要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晚上不应睡得太晚,中午最好要午睡,这样有利于疲劳的消除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面对焦虑,不要去逃避、压抑或者否认,接纳自己当下的焦虑,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和宣泄,告知自己一定程度的焦虑反而有利于个人的聚精会神的去对待任务。如果焦虑超过了个人可以调适能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可以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或心理科的医生寻求帮助。